云南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0-01-30 22:14: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云南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云南大学概况
欢迎报考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云南大学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春城昆明,是中国西
部建立较早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文化传承可追溯到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云南大学
1923年4月开始招生,是一所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育9大学科门类,教学与
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重点
院校。
云南大学在八十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辉煌业绩。1937年4月—194
9年8月,著名教育家、数学家熊庆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之聘,就任云南大学校长。熊氏治校,
循思想自由,取兼容并包,罗致人才不讲学派,广纳百家博采众长,唯求学问不究资历。一时间
,云南大学大师云集,名流荟萃,灵光璀璨,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
。
建国以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过云南大学,为云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云南大学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
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 学校共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400余人,其中教授292人,
副教授600人;拥有15个学院(含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7个研究院,3个公共教学部;有1个
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
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和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云南大学素有追求学科前沿、重视科学研究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加强科技产业化工作
,形成了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格局。目前,学校承担自然科学国家级研究项目300多项(其中
主持有“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学校
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长,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奖励。
云南大学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是第一批获得学位授
权的高校。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云南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现有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5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55个硕士
学位授权,有MBA、MPA、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同时是国家高等学校教
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和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云南大学至今共培养研究
生4200余人,为国家和云南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66
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78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2300余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14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446人。
云南大学是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单位,是“云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
理事长与秘书长单位,并承担着“云贵学位授予信息工作站”工作,在云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学校有国家级名刊《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10余种学术刊物。
现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交流与合作
。“十一五”期间,云南大学作为“211工程”、“省部共建”和“西部重点建设”大学,肩负
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学校将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遵循“立足边
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云南省
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云南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
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
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从事与所报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
之日);
②系统学习过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
③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2篇以上学术论文。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7.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正
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并出具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8.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每年招生一次,实行网上报名并须进行现场报名(现场报名须
持所获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外地考生资格审查则可通过函审并汇款缴纳报名费进行办理。
网上报名时间:2006年12月1日至12月28日(网址:http://ynumis.ynu.edu.cn/zsweb);
现场报名时间:2006年12月25-29日。
现场报名地点: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外地考生函审材料请寄: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650091
缴纳报名费汇款地址:云南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汇款时请注明博士生报名费。
考试时间:2007年4月(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地点:云南大学
四、报名手续
进行现场报名或函审报名的考生必须在2007年1月10日以前提交下列材料:
1.网上报名后下载所报信息无误并签名确认的报考登记表;
2.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3.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对于以在职方式获硕士学位人员,还须提交本科学历学位证
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除提交由学校出具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生证明外,还须提交现有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且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
4.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证明;
5.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论文请在面试时提交报考导师审阅)评议书复
印件;
6.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按照报考条件所列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后,将于2007年2月以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
考生发放准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发放准考证,且报名费不予退还。
五、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考试分笔试、面试 。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
免试)、外国语(外语听力测试在面试中进行)和两门业务课。笔试严格按照我校2007年招生专
业目录所列要求进行。同等学力考生还必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列在专
业目录备注栏内),由所报考学院统一安排在面试时以笔试的方式进行。我校招生简章中所列的
笔试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均严格按照3小时进行。
六、录取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
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
定拟录取名单。
七、其他
为免去考生多次往返不便,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笔试、面试同步进行的方式。
招生专业目录中带“★”者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专业。
单位代码:10673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邮政编码:650091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 话:0871-5033837 联 系 人:敬红
┌─────────────┬────┬──┬────────────┬─────┐
│ 专业代码、名称 │ 指 导 │招生│ │ │
│ │ │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 及研究方向 │ 教 师 │人数│ │ │
├─────────────┼────┼──┼────────────┼─────┤
│020101政治经济学 │ │ 8 │ │ │
│1.经济发展理论 │ 杨先明 │ 1 │①英语②经济学Ⅰ(含政治│不招收同等│
│ │ │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③发│学力人员 │
│ │ │ │展经济学 │ │
│2.企业改革与企业发展理论 │ 汪戎 │ 1 │①②同上③制度经济学 │同上 │
│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 │ 伏润民 │ 1 │①②同上③宏观金融 │同上 │
│4.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 张荐华 │ 1 │①英语②政治经济学(含资│同上 │
│ │ 罗美娟 │ 1 │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 │
│ │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实│ │
│ │ │ │践)③西方经济学(含微观│ │
│ │ │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 │
│ │ │ │学、国际经济学、当代资本│ │
│ │ │ │主义经济热点问题) │ │
│5.开放经济理论与政策 │ 施本植 │ 1 │同上 │同上 │
│ │ 郭树华 │ 1 │ │ │
│6.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 徐光远 │ 1 │同上 │同上 │
│ │ │ │ │ │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 3 │ │ │
│ 学 │ │ │ │ │
│1.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制度研究│ 吕昭河 │ 1 │①英语②经济学Ⅱ(宏观经│不招收同等│
│ │ │ │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学力人员 │
│ │ │ │济学)③人口、资源与环境│ │
│ │ │ │经济学 │ │
│2.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 │ 罗淳 │ 1 │同上 │同上 │
│3.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曹和平 │ 1 │同上 │同上 │
│ │ │ │ │ │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 │ 2 │ │ │
│ 产主义运动 │ │ │ │ │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陈国新 │ 1 │①英语②邓小平理论与“三│①马克思主│
│究 │ │ │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社│义哲学②当│
│ │ │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代世界经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纳麒 │ 1 │同上 │与政治③面│
│ │ │ │ │试时所有考│
│ │ │ │ │生均加考论│
│ │ │ │ │文写作 │
│ │ │ │ │ │
│030207国际关系 │ │ 3 │ │ │
│1.亚非文化与国际关系 │ 刘鸿武 │ 1 │①英语②国际关系理论③亚│不招收同等│
│ │ │ │非文化与国际关系 │学力人员 │
│2.南亚东南亚国际关系 │ 赵伯乐 │ 1 │①②同上③南亚东南亚国际│同上 │
│ │ │ │关系 │ │
│3.能源安全与国际关系 │ 吴磊 │ 1 │①②同上③能源安全与国际│同上 │
│ │ │ │关系 │ │
│ │ │ │ │ │
│030401民族学 │ │ 5 │ │ │
│1.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 │ 高发元 │ 1 │①英语②民族学理论与方法│①文化人类│
│ │ │ │③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学②中国民│
│ │ │ │ │族概论 │
│2.象征人类学与中国民族文化│ 瞿明安 │ 1 │①②同上③象征人类学 │同上 │
│ │ │ │ │ │
│3.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 何 明 │ 1 │①②同上③西方文化人类学│同上 │
│ │ │ │理论学派 │ │
│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和少英 │ 1 │①②同上③民族传统文化与│同上 │
│ │ │ │与现代化 │ │
│5.旅游人类学 │ 杨 慧 │ 1 │①②同上③旅游人类学 │同上 │
│ │ │ │ │ │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 │ 1 │ │ │
│ 政策 │ │ │ │ │
│1.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人│ 任新民 │ 1 │①英语②邓小平理论与“三│①马克思主│
│才战略 │ │ │个代表”重要思想③马克思│义哲学②马│
│ │ │ │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克思主义政│
│ │ │ │ │治经济学③│
│ │ │ │ │面试时所有│
│ │ │ │ │考生均加考│
│ │ │ │ │论文写作 │
│ │ │ │ │ │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 1 │ │ │
│1.经济人类学与中国民族经济│ 陈庆德 │ 1 │①英语②经济人类学③民族│①文化人类│
│问题 │ │ │经济与社会发展 │学②中国少│
│ │ │ │ │数民族经济│
│ │ │ │ │史 │
│ │ │ │ │ │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 │ 1 │ │ │
│1.中国西南民族史 │ 王文光 │ 1 │①英语②中国民族关系史③│不招收同等│
│ │ │ │中国民族史 │学力人员 │
│ │ │ │ │ │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 5 │ │ │
│1.民族文化与艺术理论 │ 施惟达 │ 1 │①英语②民族艺术理论③民│①文化人类│
│ │ 袁鼎生 │ 1 │族文化学 │学②美学 │
│2.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史 │ 段炳昌 │ 1 │①②同上③中国少数民族艺│同上 │
│ │ │ │术史 │ │
│3.民俗艺术学 │ 黄泽 │ 1 │①②同上③民俗艺术学 │同上 │
│4.艺术人类学 │ 杨福泉 │ 1 │①②同上③艺术人类学 │同上 │
│ │ │ │ │ │
│030420★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 │ 3 │ │ │
│1.民族政治学 │ 周平 │ 1 │①英语②政治学理论③公共│①中国当代│
│ │ │ │行政学 │政治②政治│
│ │ │ │ │经济学 │
│2.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行政│ 段尔煜 │ 1 │同上 │同上 │
│ │ 王彦斌 │ 1 │ │ │
│ │ │ │ │ │
│030421★民族法学 │ │ 3 │ │ │
│1.法律人类学 │ 张晓辉 │ 1 │①英语②民族学理论与方法│①中国民族│
│ │ 吴大华 │ 1 │③法理学 │史②宪法学│
│2.中国少数民族法律史 │ 方慧 │ 1 │①英语②中国法律史③法理│同上 │
│ │ │ │学 │ │
│ │ │ │ │ │
│030423★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 │ 2 │ │ │
│1.中东民族与民族问题 │ 肖宪 │ 1 │①英语②民族学概论③亚洲│①宗教学 │
│ │ │ │民族与民族问题 │②世界近现│
│ │ │ │ │代史 │
│2.东南亚民族与民族问题 │ 何平 │ 1 │同上 │同上 │
│ │ │ │ │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 2 │ │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苏升乾 │ 1 │①英语②邓小平理论与“三│①马克思主│
│ │ │ │个代表”重要思想③思想道│义哲学②科│
│ │ │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社会主义│
│2.大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 董云川 │ 1 │同上 │理论与实践│
│ │ │ │ │③面试时所│
│ │ │ │ │有考生均加│
│ │ │ │ │考论文写作│
│ │ │ │ │ │
│050101文艺学 │ │ 2 │ │ │
│1.文艺理论 │ 谭君强 │ 1 │①英语②文艺理论③当代西│①中国文学│
│ │ │ │方文论 │史②世界文│
│ │ │ │ │学 │
│2.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张国庆 │ 1 │①②同上③中国古代文学理│同上 │
│ │ │ │ │ │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1 │ │ │
│1.中国西南考古研究 │ 李昆声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中国考│①中国通史│
│ │ │ │古学 │②世界通史│
│ │ │ │ │ │
│060103历史地理学 │ │ 2 │ │ │
│1.历史人文地理 │ 陆韧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中国历│①中国通史│
│ │ │ │史地理学 │②世界通史│
│2.中国边疆史地 │ 方铁 │ 1 │①②同上③西南通史 │同上 │
│ │ │ │ │ │
│060105专门史 │ │ 6 │ │ │
│1.中国古代经济史 │ 武建国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中国古│同上 │
│ │ │ │代经济史 │ │
│2.中国经济思想史 │ 吴松 │ 1 │同上 │同上 │
│3.历史经济地理 │ 吴晓亮 │ 1 │同上 │同上 │
│4.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 │ 林超民 │ 1 │①②同上③中国民族史 │同上 │
│5.中国边疆史(民族、军事、│ 秦树才 │ 1 │同方向4 │同上 │
│经济) │ │ │ │ │
│6.文化史 │ 徐圻 │ 1 │①②同上③中国近现代文化│同上 │
│ │ │ │史 │ │
│ │ │ │ │ │
│060106中国古代史 │ │ 1 │ │ │
│1.唐宋史 │ 林文勋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中国古│同上 │
│ │ │ │代史 │ │
│ │ │ │ │ │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 │ 1 │ │ │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 陈征平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中国近│同上 │
│ │ │ │现代史 │ │
│ │ │ │ │ │
│060108世界史 │ │ 3 │ │ │
│1.南亚史 │ 吕昭义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南亚史│同上 │
│2.东南亚史 │ 贺圣达 │ 1 │①英语②世界通史③东南亚│不招收同等│
│ │ │ │史 │学力人员 │
│3.中东史 │ 杨曼苏 │ 1 │①②同方向2③中东史 │同方向2 │
│ │ │ │ │ │
│060120★社会史 │ │ 1 │ │ │
│1.欧洲社会史 │ 许洁明 │ 1 │①英语②史学理论③欧洲史│①中国通史│
│ │ │ │ │②世界通史│
│ │ │ │ │ │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3 │ │ │
│1.应用统计 │ 唐年胜 │ 1 │①英语②概率论③数理统计│①多元统计│
│ │ │ │ │分析②线性│
│ │ │ │ │模型 │
│2.统计模型诊断 │ 石磊 │ 1 │同上 │同上 │
│3.生物医学统计 │ 潘建新 │ 1 │同上 │同上 │
│ │ │ │ │ │
│070104应用数学 │ │ 3 │ │ │
│1.微分方程 │ 李永昆 │ 1 │①英语②现代数学基础③微│不招收同等│
│ │ │ │分方程定性理论 │学力人员 │
│2.组合优化 │ 李建平 │ 1 │①②同上③组合最优化 │同上 │
│3.泛函分析 │ 郑喜印 │ 1 │①②同上③非光滑分析与优│同上 │
│ │ │ │化 │ │
│ │ │ │ │ │
│070201理论物理 │ │ 6 │ │ │
│1.活动星系核与宇宙学 │ 张力 │ 1 │①英语②量子力学Ⅱ③相对│①计算方法│
│ │ 谢光中 │ 1 │论宇宙学 │②概率论与│
│ │ │ │ │数理统计 │
│2.高能天体物理与宇宙线 │ 张力 │ 1 │①②同上③高能天体物理、│同上 │
│ │ 李云德 │ 1 │粒子物理任选一门 │ │
│3.统计物理与激光 │ 梅冬成 │ 1 │①②同上③统计力学Ⅱ │同上 │
│ │ 普小云 │ 1 │ │ │
│ │ 郑勤红 │ 1 │ │ │
│ │ │ │ │ │
│070303有机化学 │ │ 11 │ │ │
│1.有机合成化学 │ 张洪彬 │ 1 │①英语②高等有机化学③有│不招收同等│
│
上一篇:云南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下一篇:云南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分享到:
收藏
